新闻中心

2010-07-20

温总理两会促物联网发展,RFID应用延读

     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,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。积极推进 “三网”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,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温家宝总理还就培育信息消费热点、发展信息服务业、技术创新体系、规范国有企业高管收入、对外贸易、走出去等做出论述。

     “物联网”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,它的定义很简单: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,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。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一份报告曾描绘“物联网”时代的图景: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;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;衣服会“告诉”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。

      毫无疑问,如果“物联网”时代来临,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然而,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,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。人们正走向“物联网”时代,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。

     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,利用RFID、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,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“Internet of Things”。在这个网络中,物品(商品)能够彼此进行“交流”,而无需人的干预。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(RFID)技术,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(商品)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。

      而RFID,正是能够让物品“开口说话”的一种技术。在“物联网”的构想中,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,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,实现物品(商品)的识别,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,实现对物品的“透明”管理。

     “物联网”概念的问世,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。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:一方面是机场、公路、建筑物,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,个人电脑、宽带等。而在“物联网”时代,钢筋混凝土、电缆将与芯片、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,在此意义上,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,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,其中包括经济管理、生产运行、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。

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RFID硬件特性

       1、 无线RFID阅读器,现场无需布线
       2、 原厂安装配件,安装快捷
       3、 高亮度液晶屏,方便信息查询
       4、 防尘触摸按键,操作更多功能
       5、 FLASH存储保护,断电保护
       6、 内置无线通讯芯片,信号稳定可靠
       7、 采用ZigBee通讯技术和IEEE 802网络标准,穿透性、抗干扰能力强
       8、 全双工通讯模式,通讯速度达250Kbps,反应时间0.1-0.5s

 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 RFID产品应用
       1、 车间流水线管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运用RFID电子工票,实时采集工人生产信息,对车间现场进行实时管理、安排调度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效率改善。
        2、 车间收发管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收发人员通过固定或手续阅读器,进行物料、半成品的车间交接、外发、配片分包等收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管理,跟踪外发进度。
        3、 车间QC质量管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QC检查人员在阅读器上读取RFID生产信息,输入返工代码和不合格数量,统计车间质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情况。
        4、 仓储物流管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库位上安装RFID,入库或移库时读取库位信息和产品信息,准确进行库存管理和商品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索报警功能。
        5、 一卡通应用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实现企业从访客、考勤、门禁到售饭一卡通管理,实现各环节实时、联动和自动化管理。